新闻中心

九游j9我国光伏行业可持续发展实施策略初探

2023-11-28 21:13:08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九游j9当前,在联合国和国际社会的呼吁与敦促下,全球已有上百个国家做出了“碳中和”的目标承诺,推动绿色产业布局,构建全球低碳经济新格局。从美国贝尔实验室1954年发明晶硅太阳能电池,到如今太阳能已成为全球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来源。随着太阳能技术迭代和产业生态演进,我国光伏行业逐步走向成熟,在全球光伏产业链中占据主导地位,成为备受关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然而,站在时代“风口”的光伏行业看似高光的背后,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资源不匹配、部分环节产能过剩、国际技术封锁、关税壁垒、“碳足迹”认证等。聚焦在镁光灯下的中国光伏企业如何破局,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本文从我国光伏行业发展的历史脉络起笔,详细分析行业现状和存在的挑战,重点关注产业链、技术创新、服务链、“碳足迹”等实施策略,厘清我国光伏企业健康发展重点,以期共同成就“开发太阳能,造福全人类”的伟大事业。

  世界主要经济体碳排放量的迅速增长催生出对低碳能源的迫切需求,我们不仅要面对气候变化带来的重大挑战,更要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而努力。截至目前,全球已有177个国家表示正在考虑实现净零碳排放目标,并相继提出时间表,这一比例已占全球所有国家的90%。光能分布均匀、不受地域限制,是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碳中和”目标提升和技术快速进步的共同驱动下,光伏行业已摆脱补贴依赖,进入平价上网时代,已经具备商业化快速发展的基础。作为一种清洁、安全、高利用率、标准化、可控化的能源,光伏已成为各国可再生能源重点发展方向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纵观我国光伏行业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2011年之前,处于来料加工、“三头在外”阶段;2011—2020年,政府大力补贴,光伏产能快速扩张阶段;2020年以来,政府补贴减弱,进入以技术和市场导向为主的平价发展阶段。过去20年,我国光伏行业在曲折中转型前进,光伏产品全球市场占有率逐年提升,对外依存度逐年下降,建立了全球竞争优势,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一张靓丽产业名片。

  1996年,在津巴布韦举办的世界太阳能高峰会议为中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光伏发电第一次走进中国视野。太阳能发电为我国大量远离电网地区、无法使用延伸电网的居民带来了希望。1997年,我国开展了大规模“光明工程”建设,通过太阳能、风能等发电方式建立起上千套独立发电系统,光伏发电解决了边远无电地区700多个乡村、2300万人口的用电问题,“村村通电”促使我国第一代光伏企业崛起。光伏是一个集光学、电磁学、半导体、机械等学科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产业,我国第一代光伏企业的扩张,主要依赖于来料加工。凭借劳动力成本优势,光伏产业主要产能集中在组件制造领域,这一时期核心原材料、核心技术环节和核心市场都掌握在外国人手里,即所谓的“三头在外”。我国光伏起步阶段,不仅缺乏制造工艺和电站技术,更缺乏多晶硅材料的定价权和光伏设备的自主设计和生产能力。这一时期光伏企业的主要利润来源于初级加工,上游原料依赖进口,产品毛利率较低。为了避免原材料紧缺且防止成本进一步上升,国内企业不得已在原料价格高位时签署长期协议。这也导致2008年次贷危机发生时,欧美光伏市场需求快速萎缩,国内光伏产能过剩,相关企业一度陷入“高收低卖”的困境。2011年,欧美国家开始对从我国进口的光伏电池组件进行反补贴和反倾销“双反”调查,在层层打击之下,我国光伏企业迎来了第一次行业洗牌。

  在经历了欧盟和美国的反倾销“洗礼”后,我国政府加大支持力度,大量补贴国内濒临破产的光伏企业。2011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规定光伏发电项目上网电价统一核定为每千瓦时1.15元(含税),我国光伏市场正式步入标杆上网电价时代。2012年,国家“十二五”规划将光伏列入了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求结合电力体制改革和电价机制改革,完善太阳能发电的政策体系和发展机制,推进太阳能发电产业规模化发展。在一揽子政策支持下,我国新增注册光伏企业数大量增加,助推了我国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产能的提升,中国光伏行业艰难复苏,逐渐形成规模效应,走上了技术革新道路。这一时期,从研究机构、高校到光伏企业,我国不断加大光伏发电技术引进与对外合作,围绕光伏发电材料、设备开展基础研究,先后攻克了薄膜太阳电池、多晶硅太阳电池的制造工艺与光伏应用技术。到2017年,光伏产业在生产设备和制造工艺上都有了很大突破,基本实现了整个产业链的国产化。在政策红利驱动下,大量企业涌入光伏行业,产能产量持续加码,我国也成为全球光伏产业链主要供应来源。从“三头在外”的被动,到国内市场的全面启动,用时近十年。根据工信部公布的数据,2017年我国多晶硅产量24.2万吨、硅片产量87GW、电池片产量68GW、组件产量76GW,产业链各环节生产规模的全球占比均超过50%,位居全球首位;P型单晶及多晶电池技术持续改进,量产平均转换效率分别达20.5%和18.8%,采用钝化发射极背面接触技术(PERC)达到21.3%。同年,我国自有光伏产业链年产值突破5000亿元,创下历史新高,但同时也埋下了行业野蛮扩张、无序竞争的隐患。2018年5月3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加快光伏发电补贴退坡,降低补贴强度,旨在用强有力的手段把行业引向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在补贴力度退坡和贸易摩擦叠加影响下,我国光伏企业新增数量在2018年年初达到高峰后出现大幅下降,受政策调控影响,我国光伏行业迎来了第二次行业洗牌。

  我国光伏行业在激烈的竞争和多变的市场环境中磨炼成长,经过两次大规模行业洗牌后,落后产能逐步被淘汰,行业龙头企业崭露头角。随着“碳中和”成为全球共识,自我国提出“3060”双碳目标,光伏产业迎来新的发展良机,行业重新复苏。2021年新增注册光伏企业达11.12万家,同比增长57.95%。光伏龙头企业持续通过技术突破提升竞争力,获得“一体化”规模优势,市场份额不断提高。2022年,我国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产量均创历史新高,全国多晶硅产量82.7万吨、硅片产量357GW、电池片产量318GW、组件产量288.7GW。国内主流企业P型PERC电池量产平均转换效率达23.2%,N型TOPCon电池平均转换效率达24.5%,行业总产值突破1.4万亿元人民币。

  我国光伏行业从组件单一环节加工制造起步,到产业链一体化,在产业不断升级的同时,持续带动光伏装机总量创下新高,并逐步掌握了市场、技术和原料的主动权。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光伏产业链最完整、竞争力强、规模最大、技术领先、光伏装机量第一的光伏强国,并拥有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场。

  根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2022年,我国光伏产品出口总额(硅片、电池片、组件)约512.5亿美元,同比增长80.3%,其中硅片出口额达50.74亿美元,电池片出口额达38.15亿美元,组件出口额达423.61亿美元。从应用环节来看,全球光伏新增装机230GW,同比增长35.3%,中国、欧盟、美国、印度成为全球主要装机国家和区域。我国新增光伏装机87.41GW,占全球装机总量的38%,同比增长59.3%,其中,集中式新增装机36.3GW,同比增长41.8%;分布式新增装机51.1GW,同比增长74.5%。按照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IRENA)的预测,为达成巴黎气候协定目标,到2030年全球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将达到5.2TW。以2022年年末全球累计装机量1156GW测算,意味着未来8年,全球新增装机量将超过4.05TW,年均新增装机将达505GW。市场需求放量在即且行业天花板高,光伏行业全面发展的潮流已经到来,这已成为业内普遍共识。

  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CPIA)数据统计,2020—2022年,多晶硅环节CR5(行业前五名企业合计市场占有率)分别为87.5%、86.7%、87.1%,TOP5(行业前五名企业)平均产量超14.4万吨/年,同比增长69.4%,2022年年产量达万吨以上的企业10家,数量保持稳定。2020—2022年,硅片环节CR5分别为88.1%、84.0%、66.0%,TOP5平均产量超过41GW/年,同比增长23.7%九游j9,2022年年产量达5GW以上的企业14家。随着“产业一体化”持续推进,二三线年投产较多,导致硅片环节产业集中度有降低趋势,但CR5仍保持在60%以上。2020—2022年,电池片环节CR5分别为53.2%、53.9%、56.3%,TOP5平均产量超过35.8GW,同比增长70.4%,2022年年产量达5GW以上的企业17家。2020—2022年,组件环节CR5分别为55.1%、63.4%、61.4%,TOP5平均产量超35.4GW,同比增长53.9%,2022年年产量达5GW以上的企业11家。光伏行业各环节有序集中,产业链上下游加速聚变,龙头企业引领行业健康发展。

  从2023年6月24日举办的上海SNEC展览的情况来看,国内光伏企业P型PERC电池仍然保持主流地位,量产平均转换效率达23.2%;除此之外,受益于设备投资成本的下降以及N型硅片制备技术的进步,N型TOPCon电池在组件端和系统端逐渐表现出经济性,平均转换效率达24.5%,已具备大规模量产条件。根据上市公司公告不完全统计,组件厂商已纷纷布局TOPCon路线GW,从远期规划看,TOPCon建设总产能有望超470GW,这有利于加快推进老旧产能的出清。受各方面因素影响,短期内仍将出现PERC与N型电池并行发展的局面。鉴于晶硅材料本身的结构特性,其转换效率会受到理论极限限制,基于此,业界已开始研究通过钙钛矿等新材料体系或叠层电池结构等解决方案来提升转换效率,目前虽仍处于实验室和小试验证阶段,但其发展速度可能比预想的要快。

  若想推动光伏发电大规模应用,一方面要提升光电转换效率,另一方面要持续降备成本。应用大尺寸薄片化硅片是快速降本的有效途径。目前182mm、210mm大尺寸已成为主流硅片尺寸,在此基础上,部分厂商推出了“矩形硅片”,不仅更加有效地提高了转换效率,而且实现了集装箱空间的最大利用,兼顾了远洋物流成本。2023年,部分企业推出无主栅组件,这些厂商通过改变传统电池结构,降低银浆的耗用。一旦无主栅组件良率问题得到解决,大规模适用会成为必然趋势。除在上述材料端持续降本外,光伏企业通过提高产线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改进工艺以提升单线产出等方式,降低人工及制造费用。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CPIA)数据,2022年全投资模型下地面光伏电站在1800小时、1500小时、1200小时、1000小时等效利用小时数的平准化度电成本,分别为0.18元/度、0.22元/度、0.28元/度、0.34元/度,即便在上述最低等效利用小时数的情况下,光伏平准化度电成本也已低于2022年全国煤电基准价平均值0.38元/度。

  观察发现,在2021年开始的新一轮扩产周期中,由于上游硅料紧缺,电池片环节扩产规模相对较小,造成大尺寸电池片2022年以来首次阶段性供应偏紧。而2023年年初,硅料价格开始走低,下游电池片的排产增速加快,硅片供需压力加大,尽管硅片厂商已提高排产水平,但仍然是一片难求。从行业历史运行规律来看,光伏产品主料各环节产能波动此消彼长,叠加原料价格走势变化,单一环节市场供需压力仍将持续。而自2021年以来,不少企业进入光伏产业,例如TCL、创维、比亚迪、东方雨虹等,这些行业龙头跨界进军光伏领域,投建产能规模大。由于当前市场需求高涨,对传统产能开工率影响较小,但未来随着新增产能逐步释放,且新入局者完成“产业一体化”仍需一定时间,势必将冲击传统产能开工率,并加大行业各环节产能的波动。

  2016—2022年,我国集中式装机量在平均水平线上来回波动,而分布式新增装机量由2016年的4.2GW增长至2022年的51.1GW,增长了12倍。在户用光伏方面,虽然山东、河北两省户用光伏受消纳限制,但其他省份户用光伏渗透率较低,发展潜力巨大。未来随着光伏组件价格下降,“全额上网”模式具备投资价值后,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发电也将再次迎来快速发展窗口。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CPIA)预测,2023—2025年,国内分布式光伏仍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预期可实现50—65GW年度新增装机。2022年3月,住建部印发《“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3.5亿平方米以上,城镇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到8%”的建设目标,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市场开发已呈现确定性机会。目前,晶澳科技、天合光能等主流厂商也分别推出了自己的BIPV产品。

  加大贸易壁垒和扶持本国企业,是海外国家发展本国制造业、遏制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组合拳”。早在2011年,美国就开始启动对中国太阳能电池(板)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最终裁定对我国光伏产品征收23%—254%的高额双反税。2018年,美国出台“201法案”和“301法案”,对中国光伏产品实施保护性关税调查,税率为25%。2021年,美国通过“强迫劳动法案”,对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及柬埔寨进口的光伏产品发起反规避调查,并曾一度扣押3GW自我国出口的光伏组件,给我国光伏企业造成极大损失。无独有偶,欧盟于2022年6月、9月分别发布了《反强迫劳动海关措施决议》和《欧盟禁止强迫劳动产品立法草案》。在上述法案的影响下,我国光伏企业出口将可能面临来自欧盟海关的合规审查,且海关拥有主动扣留特定地区产品的权力,致使我国光伏产品出口经营风险升高。除美国、欧盟外,近年来印度、土耳其等国家先后出台法令,限制对我国光伏产品的进口,而以欧美发达国家为首的国际市场,从未停止我国光伏行业发展的行动,我国光伏企业海外市场拓展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自2021年开始,我国部分省市出台政策,要求光伏电站按建设容量配置一定比例的储能作为辅助消纳与支撑电网的措施。而在实际投资项目中,大部分光伏电站配置的储能系统极少被电网调度,难以获得相关收益,从而大幅拉低光伏电站的投资收益。据相关企业测算九游j9,按照100MW项目配置10%/2h储能系统计算,电站端至少增加成本0.3元/W,且每增加10%的储能比例,电站成本相应再增加0.3元/W。在储能商业模式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强制配储政策为电站投资带来巨大负担。此外,我国光伏电站项目融资和土地成本较高,存在地方保护主义,升压站、汇集站等配套系统多,较大程度上影响了光伏电站商业化规模建设。

  随着光伏行业从“制造绿色”向“绿色制造”加速转变,我国已在原材料获取、加工制造、包装运输等环节全面推行绿色低碳模式,但对于已装机光伏组件退役后如何回收处理的问题,无论在技术研究、“三废”标准,还是在市场培育、商业模式上都处于起步阶段。实现组件无害化处理,成为光伏绿色产业链的最后一个关键环节。据国际能源署(IEA)预计,到2050年全球将有近8000万吨、约43亿块光伏组件需要报废处理,产生约150亿美元的市场价值。中国光伏行业协会(CPIA)亦预测,到2030年我国将回收150万吨报废组件,2050年将达2000万吨。随着光伏组件使用年限到期,环保回收处理废弃组件已成为亟待解决的行业问题。

  自2021年以来,我国光伏行业产能投资明显增快。据各硅料厂商发布的扩产计划不完全统计,预计截至2024年年底,我国多晶硅料产能将达452万吨,以60%开工率计算,大致对应约920GW的硅片年产能、880GW的电池片年产能和850GW的组件年产能,这已完全透支全球光伏市场的需求预期产能,因此低效电池将失去开工机会,落后产能将加速出清。短期来看,规模庞大的PERC电池产能不会被替代,但随着新型N型电池产能逐步释放、钙钛矿叠瓦电池的加速演进,PERC生产线改造淘汰已成必然,未来产能过度释放,将大大增加光伏企业产能投资风险。

  从我国当前户用光伏市场发展情况看,初步形成了山东一家独大,河南、河北后来居上的局面;屋顶资源受限、配电网智能化水平不高、建设速度慢等现实条件,无法满足分布式光伏发电快速发展的需要。然而农用配电网建设周期长,若不提前开展配电网改造和技术升级,将导致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延期并网,降低光伏项目的经济性和规模效应。此外,我国电力辅助服务市场还不完善,缺乏灵活机组改造补偿机制,无法充分利用现有灵活性电源,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光伏发电消纳空间。

  2022年3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公布了最新气候信息披露规则提案,该提案强制要求所有在美上市公司在其年度报告和申请上市报告中,须披露企业碳排放相关信息;同年6月,欧盟通过了碳边境调整机制(CBAM)草案修正案,正式引入独立鉴证机制,防止企业“漂绿”。未来,以欧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将对进口产品实施严格的绿色认证,没有碳标识的产品将不被允许或只有缴纳高昂“碳税”后才能进入当地市场,这对我国光伏产品出口海外市场提出了严峻挑战。当前,我国碳排放管理标准化工作系统性不强,立法和管理体系尚不完善,缺乏统一标准,国际互认难度较大,光伏企业率先开展碳足迹排查及认证管理压力大、任务艰巨。

  我国光伏行业一路曲折前行,取得当前的产业竞争力不易。我国光伏企业间绝不应只是竞争对手,更应成为相互促进的合作伙伴。政府主管部门应加强顶层设计,协会组织要加强相关行业引导,树立互利共赢的产业理念,不断强化光伏产业链各环节相互协同,共同维护产业链安全平稳运行,构建健康有序的产业生态。一要避免重复产能投资,加快老旧产能出清,降低产能过剩风险,提高行业总体开工率;二要强化产业链各环节合作,引导企业“一体化”发展,防范光伏产业链各环节出现“跷跷板效应”,分散产业链风险;三要避免无序的价格竞争,严惩恶意报价,维护市场秩序规范有序。

  光伏行业技术创新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提高电池发电效率和制备工艺上。当前,以TOPCon为主的N型组件已进入大规模量产阶段;在钙钛矿技术方面,部分企业已逐步形成叠层、单结电池组件量产路线图。在持续推进先进技术和工艺的规模化应用外,各光伏企业应同步加强在光伏应用领域的研究,拓宽光伏应用场景,提高光伏应用水平。一要利用好光伏发电兼容性强的特点,促进光伏与建筑建材、智能交通、新型农业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培育“光伏+”商业新模式,如“光伏+海面”“光伏+农业”“光储充”应用系统等,进一步激发光伏活力;二要促进光伏与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开发和推广智能光伏,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实现空间综合效益。

  光伏行业起步晚、发展快,既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又涉及交叉学科,其专业人才主要从半导体、电子、电气制造等领域招聘而来,产业人才培养和储备不足。随着光伏产能持续扩大,我国光伏行业各类从业人员将持续增长。目前,已有光伏头部企业与大中院校、研究机构合作,开设光伏相关专业,组建光伏实验室,晶澳科技甚至投建了邢台新能源职业学院。可以预见,光伏人才教育将成为重要的产业配套项目。除此之外,光伏行业对物流的需求往往被低估,但实则非常重要。以一个100MW光伏电站为例,需要1000个40英尺的集装箱车辆进行运输,涉及的原料环节则更多。未来,光伏产业对于物流的需求,将接近钢铁和煤炭的运输需求,物流增量不容小觑。

  任何行业的进步都离不开与其相适应的发展环境,光伏行业也一样。从硅料到组件,历经千锤百炼,最终让装机转化为电力,才能实现其线年,习主席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上指出,中国在过去十年淘汰了120GW落后煤电,建设了第一批约100GW风光大基地。202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了《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规划布局方案》,为创建良好光伏发展环境奠定了总体基调。在具体实践中,地方政府应进一步保障落实,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项目备案审批效率,并尽快出台符合行业发展特点的政策细则。一是地方能源局要加强与自然资源等部门的沟通协调,研究推动出台光伏用地、用林、用草、用海政策,为行业发展提供有力的土地要素保障;二是降低项目投资壁垒,避免人为抬高投资强度,电网公司要研究优化储能调度运行机制,着力解决储能系统“建而不用”等问题,加快推进共享储能电站上马。

  中国光伏企业要积极参与全球碳治理,努力适应国际市场关于碳认证的强制要求,引领产业升级。一方面,应健全相关政策法规,出台“三废”处理标准化实施细则,对退役组件回收利用过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加强监管,对组件回收产业进行科学引导;另一方面,政府需牵头建立与国际市场统一的碳排放标准体系,提高国际市场参与度和话语权,提升国际标准互认水平,不断加强碳足迹统计和监测,逐步建立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提高排放因子的覆盖面和可信度,加快推进中国ESG相关立法,提升ESG信息数据的全面性、可靠性、可溯性和可比性。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11月1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金壮龙主持召开第四次制造业企业座谈会,贯彻落实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精神,详细了解光伏行业发展情况,听取企业意见建议,研究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措施。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江平出席会议。会议重点围绕光伏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国内外市场环境变化带

  贵州“职引黔程,点亮未来”就业服务攻坚行动新能源技术人员专项培训首期“求职训练营”顺利开班了!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促就业、保民生”的工作部署,帮助新能源企业解决用工缺口,输送优质人才。2023年10月30日-11月3日,贵州新能源技术人员专项首期求职能力实训营在贵州贵阳举办。这次求职能力实训

  近日,第19届中国太阳级硅及光伏发电研讨会(CSPV)在古都西安召开。在大会高效BC电池组件技术论坛上,国内顶尖高校太阳能领域专家、知名光伏企业、光伏装备企业、光伏材料企业、国际顶尖检测机构纷纷就BC电池技术分享了相关科研及产业化成果。自隆基绿能确定BC电池技术为公司新一代光伏电池技术路线后

  产业发展有一定规律。在周期跌宕中尤为明显,也更容易出现机会。尽管每次周期局部有所不同,但内在逻辑总有一致之处。光伏行业历经多个周期,有两个明显特点:一是长期的跌宕起伏,二是短期的表现分化。这也构成了光伏产业研究的重点。如今,这一轮光伏景气度,再一次走在了岔路口,行业短期驱动力已经

  专业工人不好招,高端人才要靠抢,为了争抢光伏人才,龙头组件企业都“卷”疯了。光伏“人才荒”14薪、20薪……25薪,近期,隆基、晶科、晶澳、天合、通威、阿特斯等组件龙头企业为招揽人才极尽所能,高薪、股权激励、协助人才落户申报、百万安家费等,开出的优厚条件前所未有,此景象也正是当下光伏企

  9月19日,在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举办的2023年光伏新时代论坛上,北极星教育研究院院长李广以《光伏行业人才供需趋势分析及解决方案》为题,分享了光伏行业各产业链人才趋势、供需解决方案、培养建议方案等。行业的快速扩张和技术的不断更新,光伏发电行业面临着人才供给不足、市场上合格的人才相对稀缺

  在工业数字化转型与“双碳”目标的引领下,制造业、新能源产业众多领域,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步入工业4.0时代。在全球“碳中和”的大趋势推动下,光伏发电产业作为目前最具发展潜力的可再生能源产业之一,整体发展迅猛。自动化、智能化生产设备作为光伏制造企业的核心资产,其性能、技术发展对光伏产

  近日,通鼎互联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苏州通鼎新能源有限公司(“通鼎新能源”),拟以现金收购自然人李永华、林奕舟持有的辽宁信宇阳泽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信宇阳泽”)100%股权。经交易各方友好协商,本次交易的总对价为28.5万元。公告指出,本次交易目的为拟获得具有电力工程施工总承包贰级资质的主体,

  随着光伏技术的高速发展,光伏行业迎来突飞猛进发展。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3月底,全国累计光伏装机容量425.89GW,首超水电415.46GW,成为我国第二大发电技术。然而,快速发展之下,光伏人才短缺日益严重,供需严重不匹配情况下,光伏企业“抢人”大战愈演愈烈。争抢光伏人才仅2023

  近日,中国质量检验协会发布2020年8月-2023年8月调查汇总和质量信誉承诺公告,凭借卓越的产品品质和厚植的品牌影响力,一道新能获颁“全国光伏行业质量领先企业”、“全国光伏行业质量领先品牌”、“全国质量检验稳定合格品”称号。中国质量检验协会是全国质量检验机构及质量检验工作者和全国质量监督

  11月23日上午,遂昌县人民政府与金开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英利能源发展(湛江)有限公司正式签订年产7.5GW的N型TOPCon电池生产线项目落地协议。据了解,金开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立足于光伏、风电领域的综合清洁能源服务商,业务聚焦新能源项目的开发、投资、建设及运维,其股东中既有以国开金融为

  11月19日,晶澳科技石家庄基地隆重举行10GW切片及10GW电池项目投产仪式。晶澳科技董事长靳保芳及部分高管,石家庄市委副书记、市长马宇骏及市区有关领导,战略客户和金融机构负责人出席仪式。石家庄市委副书记、市长马宇骏宣布项目投产靳保芳董事长致辞靳保芳董事长在致辞中表示,石家庄项目是晶澳在河

  11月17日,赛福天发布关于董事会、监事会完成人事变更选举及聘任高级管理人员、审计部负责人、证券事务代表的公告。一、第五届董事会、监事会组成情况(一)第五届董事会成员董事长:范青非独立董事:林柱英、崔子锋、洪艳、杨倩、焦泽通独立董事:吴婷、李朝晖、苏晓东(二)第五届董事会各专门委员会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近日,永和智控控股子公司普乐科技(POPSOLAR)自主研发的N型TBC电池首批下线。普乐科技表示,此次技术研发的突破性成果标志着普乐科技在N型高效电池技术的产业化发展前瞻道路上,再一次走在了行业的前沿。普乐科技在量产TOPCon电池的基础上,坚定不移的发展BC电池技术,不仅

  10月30日,阿特斯发布公告称,根据公司全球战略发展和海外产能规划需要,为进一步增强公司成品组件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提升公司产品市场占有率,公司计划在美国组件产能投资的基础上,持续布局海外N型电池片产能,启动美国阿特斯年产5GW高效N型电池片项目计划,项目总投资额约为8.39亿美元,预计将于2

  10月18日,江山棒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6GWN型高效电池片及年产16GW大尺寸光伏硅片切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告发布。一、建设项目情基本情况(1)项目名称:年产16GWN型高效电池片及年产16GW大尺寸光伏硅片切片项目(2)建设地点:江山经济开发区莲华山工业园(3)行业类别:C3825光伏设备及元器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9月6日,安徽省宣城市宁国市生态环境分局发布《安徽仕净光能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4GW高效N型单晶TOPCon太阳能电池项目(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全文和公众参与说明报批前公示》,根据公示,安徽仕净光能拟在安徽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河沥园区兴盛路投资建设年产24GW高效N型单晶TO

  日前,广东深之蓝(达州)大竹单晶硅生产项目投资协议签约仪式在大竹县成功举行。据投资协议,广东深之蓝(达州)大竹单晶硅生产项目拟在大竹经济开发区分三期建设10GW单晶硅棒和“5GW+5GW”的单晶硅TOPCON技术电池等项目,总投资103亿元。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年产值120亿元,年纳税达5亿元,提供就业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8月16日,由新霖飞集团投资兴建的新瑞光电“10GW高效N型TOPCon电池项目”首片TOPCon电池片成功下线,宣布该项目正式投产。据悉,该项目总投资100亿元,总占地面积约436亩,建设厂房约17万平方米,设备投资30亿元以上,建设年产12GW新型高效光伏电池生产车间,其中10GW为当前国

  8月11日,晶澳科技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截止今年三季度末约有46GW的n型电池产能在陆续投产爬坡,同时还有10GW的n型电池项目在建,预计2023年末n型电池产能将超50GW。据此前晶澳科技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有20GW的n型电池产能从7月份开始陆续投产,TOPCon产能达到满产要到三季度末或四

  2023年11月25日,土耳其贸易部发布第2023/32号公告称,应土耳其企业申请,对原产于中国的光伏组件(土耳其语:birmodülhalindebirletirilmiveyapanolardadüzenlenmifotovoltaikhücreler)反倾销案启动反规避调查,审查中国涉案产品是否经由越南、马来西亚、泰国、克罗地亚及约旦出口至土耳其以规避

  日前,澳大利亚智库气候能源金融(CEF)主任蒂姆·巴克利(TimBuckley)表示,到2024年底或2025年,太阳能组件价格可能达到每瓦0.10澳元的门槛。“这将大大超过马丁·格林博士三年前预测的每瓦0.10美元。”他补充说,预计到本世纪末,每年新增的光伏装置可能已经在600吉瓦到1太瓦之间后得出这一结论的

  11月28日,宁化县发展和改革局发布福建宁化县分布式光伏可接入容量信息。原文如下: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承载力评估导则》(DL/T2041-2019)、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福建省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闽发改能源〔2021〕662号)等文件精神

  11月24日,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发布《关于提前下达2024年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资金预算的通知》,《通知》显示,2024年风力发电补助32.6773亿元,太阳能发电补助11.8061亿元,生物质能发电补助未安排补助预算,风光补助资金总计44.4834亿元。《通知》明确拨付补贴资金原则如下:(一)优先足额拨付第

  11月28日,辽宁省发改委发布《关于规范发展分布式光伏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文件要求,分布式光伏开发建设要与开发区域内电网建设、用电负荷相协调,避免远距离、跨区域送电。按照《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承载力评估导则》评估为黄色、红色等级的受限地区,对于已建成和已开工项目,电力公司应采取措施

  11月21日,国家能源集团新疆吉林台公司8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全容量并网,标志着该项目正式进入试运营阶段。该项目位于新疆伊犁州尼勒克县苏布台乡,是新疆吉林台公司第一个投产运行的新能源发电项目,总装机容量80兆瓦,配套8兆瓦/16兆瓦时储能,光伏场区以4回35千伏架空线千伏国能吐普辛光伏汇

  近期,总部位于新加坡的光伏组件制造商REC集团关闭了挪威Kristiansand和Porsgrunn的多晶硅生产。REC首席执行官JanEnnoBicker在挪威媒体发布的新闻稿中表示,“我们已经到了无法在挪威生产高纯度硅的地步,我们与电价为每千瓦时0.40挪威克朗(0.037美元)的中国公司竞争,目前,我们在现货市场上的电价

  2023年11月28日,辽宁省发展改革委对《关于规范发展分布式光伏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公告指出,为确保我省分布式光伏科学、规范、有序发展,进一步推动新能源高质量跃升,我委会同省电力公司起草了《关于规范发展分布式光伏的通知(征求意见稿)》,现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此次

  11月27日,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核准金川县嘎斯都“光伏+N”项目一期200MW光伏电站220千伏送出工程项目的批复。项目建设主要内容:(一)扩建俄日水电站220千伏升压站220千伏出线个。(二)新建嘎斯都光伏电站升压站至俄日水电站升压站220千伏线千米,其中双回塔单侧挂线千米,单回路

  11月27日,四川能源监管办发布关于印发《四川新建电源接入电网监管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的通知。《细则》指出,对分布式电源等符合国家要求建设的发电设施,除保证电网和设备安全运行的必要技术要求外,接入适用的技术要求高于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规范。常规电源及集中式新能源项目应符合国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11月27日,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凉城县对外公布乌兰察布150万千瓦风电光伏基地项目进展情况。乌兰察布150万千瓦风电光伏基地项目主要工程为风机基础浇筑、风机吊装、220kV升压站及500kV汇集站建设三个部分,调整后总投资为49.75亿元。截至11月26日,项目已完成投资29亿元,该

搜索